时间: 2025-01-14 06:24:33 | 作者: 新闻中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13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先生,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先生。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新年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海关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我先从一张报关单说起,这是2024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份。它是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虽然这批货物价款不高,但它却为2024年中国外贸的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2024年,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外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从总量看,连续跨过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我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我国慢慢的变成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慢慢的变大。从增量看,我国去年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目前看,我们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较快的。从质量看,进出口产品结构一直在优化升级,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
成绩来之不易。2024年外贸顺利实现质升量稳的目标,根本保证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稳定外贸促增长的“组合拳”。同时,也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千千万万外贸从业者的辛勤付出。
海关是我国外贸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2024年,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达到了56.03亿吨,进出境运输工具3991.7万辆次。面对潮水般的人流、物流,我们始终牢记守国门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用智慧海关构筑起现代化监管制度的堤坝,把各类疫情疫病、违禁品、不合格商品都拦截在国门之外,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监管红线,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水平发展。
我们始终牢记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出台并实施逐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16条措施和海关支持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时代逐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上百项,扩大政策组合效应。部署在20个城市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深化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创新发展,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总抓手,以更大力度抓改革、以更严监管保安全、以更实措施稳外贸、以更高标准促开放,守国门、促发展,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
2024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最关键的一年,刚才您介绍了2024年我国的外贸实现了“三量”齐升,想请问一下,去年我国外贸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亮点?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高质高量才是高质量,缺一不可。先从量来说,刚才我说了,去年我们的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增长5%,这个规模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增加了11.63万亿元,这个增量已经是“十三五”期间五年增量的1.5倍。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别提升0.3和0.1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是结构更优。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一直在优化升级,去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4成。进口产品持续多元有效供给,机电产品进口增长7.3%,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了5%,其中能矿产品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的比重提升0.3个百分点。
二是“新”意更足。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一直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63万亿元,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自主品牌圈粉无数,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到了21.8%,国货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国风”。
三是主体更强。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去年中国海关在深圳承办了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慢慢的变多外贸企业乘势而上,拥有了AEO这一块全球通行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我国AEO公司数达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四是伙伴更多。我们的贸易伙伴遍天下,2024年,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出口和进口伙伴分别比2023年增加了1个和4个,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一句线年,我国外贸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是“货真价实”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谢谢。
通关便利化是外贸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促进外贸稳增长的主要助力。请简要介绍一下,海关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方面,海关还将有哪些新的动作?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便利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通关每快一分钟、每省一分钱,就是为外贸企业未来的发展增一份力、加一把劲。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企业有所呼、海关有所应”,持续推进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努力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通关便利化措施概括起来是3个字:优、简、快。
优,就是优流程、优服务。持续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改革,推行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助力企业进出口跑出“加速度”。例如,我们在广东省推行“组合港”(“一港通”)便利通关模式,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的衔接流程,实现途经枢纽港和支线港间转运的进出口货物全年不间断流转和全天候直装,进口主要环节从11个减少到8个,出口主要环节从14个减少到10个,据我们测算,货物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2天以内。对于低风险的合规货物来说,从申报到放行,现在能轻松实现全程网上操作,基本实现了读秒通关。
简,就是简单证、简手续。我们积极推动大幅精简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书,并基本实现了网上验核。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我们做了一些改革,比如青岛海关把涉税化验和涉检化验合二为一,提高进口燃料油的通关时效,储油罐的周转能力提升30%以上。我们还不断简化业务办理方式,现在企业大多数都能够最终靠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做到通关“一站式”办理。近期,我们还取消了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备案手续,企业只需完成报关单位备案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备案,就立即可直接开展业务。总而言之,我们争取能简就简、应简尽简,目的是让企业通关简便再简便。
快,就是作业快、检查快。通关便不便利,说到底就是看通关快不快。我们通过智慧海关试点“远程属地查检”改革,通过视频连线“千里眼”实施远程查检,可以让单票查检作业时间压缩90%。我们推行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可压缩企业通关时间80%。我们对进口大宗矿产品以及原油等实施“智慧检验检疫”“先放后检”等改革试点,例如湛江海关对进口铁矿石实施“智慧检验检疫”模式,每批货物通关时间减少15个小时,需要企业配合的作业量减少95%以上;我们还在乌鲁木齐、兰州海关开展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目的地检验试点,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50—200小时缩短到30小时以内。
促进通关便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我们将继续组织推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还准备出台专门的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措施。总而言之,让外贸企业通关更加省时、省钱、省心、省力。
近年来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系列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任务也包含“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请问去年我国各区域进出口表现如何?各区域对稳定国家外贸大盘子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去年我国各大区域的进出口得到了均衡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样的一个问题请我同事吕大良先生回应。
2024年,我国外贸质升量稳,是“全国一盘棋,各地齐奋斗”干出来、拼出来的。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进出口全部实现了增长。
其中东部地区继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全年进出口34.95万亿元,增长5.4%,占我们国家进出口总值的79.7%,合计进口了全国超过85%的原油和消费品,出口了8成以上的劳密产品、家用电器和锂电池。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不断加速,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增长10.1%,拉动全国进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先锋队,船舶出口增长60.8%,海上钻井平台出口增长1.2倍,二者占全国的比重都超过9成。
中西部地区也日益走向开放前沿。2024年进出口7.65万亿元,增长4%。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实现开放发展,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25.5%,高于全国中等水准7.4个百分点。更多的国际元素正在走进内陆腹地的日常生活。新西兰的毛肚、越南耗儿鱼等,经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运输,登上了我们的火锅菜单;泰国的榴莲、老挝的香蕉等经过中老铁路入境,丰富了大家的水果选择。
东北地区的开放水平也逐步提升。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创新高,2024年达到1.25万亿元,增长1.6%。其中,出口增长8.1%,快于全国出口1个百分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研发能力强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工程机械出口增长10.5%,家用电器增长了14.4%,电气控制装置出口增长9%。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地区冰雪经济产业持续发力,对德国、意大利、荷兰出口的滑雪鞋服和滑雪板都成倍增长,为我国外贸增添了新亮色。谢谢。
请介绍一下进口的情况。我们关注到,去年下半年我国进口弱于出口,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否与国内需求不足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之首。请问对我国未来的进口,我们持有何种预期?谢谢。
感谢记者对我国进口的关注。2024年,我国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高于全球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继续保持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进口不仅对国内经济运行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也带动了相关国家一起发展。从国内看,我国进口需求稳步增长,规模逐步扩大,不仅满足了国内生产要,也丰富了消费选择。2024年,我国国内工业生产稳中有升,电子元件进口增长10.1%,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21%,电脑零部件进口增长62.6%。从大宗商品看,用量来衡量,铁矿砂进口量增长4.9%,天然气进口量增长9.9%,煤进口量增长14.4%。同期,我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许多民生消费品进口需求较为旺盛,比如服装进口增长5.6%、水果增长8.6%、葡萄酒进口增长38.8%。
上个月,也就是12月,由于临近元旦、春节,我国进口消费品1678.2亿元,创近21个月新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9%和14.4%。
从国际来看,我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不仅为外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机遇,共享中国市场。2024年,我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9.86万亿元,增长2.7%,占进口总值的53.6%。去年12月1日,我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带动当月自相关国家进口增长18.1%,较前11个月加快5.8个百分点。
关于去年下半年的进口表现,我们大家都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影响显而易见,去年下半年,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像原油、铁矿砂分别下跌了9%和16.7%,这一些都会体现到进口的增速上。此外,一些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无端限制一些产品对华出口,否则我们会进口得更多。
关于今年的进口,我们大家都认为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市场容量大、梯次多,蕴藏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到2030年,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相信随国内需求全方位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有序扩大,中国大市场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大机遇和更多选择。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外贸“朋友圈”慢慢的变大,想请问一下,2024年我国外贸对不同贸易伙伴都有哪些比较突出的亮点?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贸易伙伴遍布五湖四海,前面我说过,我们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也就是前三名。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呈增加的趋势。去年,无论是对新朋友,还是老伙伴,我们的外贸都有亮眼表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们国家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去年,我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我们国家进出口总值的50.3%,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9.6%、2.7%。沿着“一带一路”这条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中国制造”有效对接共建国家生产、消费需求,共建国家的特色高品质的产品也络绎不绝地进入中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了10万列,即去年11月15日从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班列是第10万列,这一新时代的“钢铁驼队”绘就了新的丝路画卷。
大部分贸易量来自于东盟等新兴市场。我国不断推进东亚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东盟产业链合作,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金砖合作机制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我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5%;此外,我国持续同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加强经贸合作,对其进出口分别增长7.2%、6.1%、7.2%、7.5%。上述市场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6成,成为推动我们国家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也保持增势。欧盟是我国消费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我国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双方经贸联系密切,不断拉紧了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2024年双边贸易增长1.6%,其中对法国、西班牙、匈牙利分别增长2%、4.5%、12.9%。同期,中美贸易增长4.9%,与我国贸易整体增速基本持平,我们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药品、飞机,对美国出口服装、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实现了互利共赢。谢谢。
我们关注到,在上个月,海关总署推出了逐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16条措施。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主要内容?今年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海关还将有哪些新的稳外贸举措出台?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4年,中国外贸巨轮乘风破浪,离不开政策提供的强劲推力。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增量政策的及时推出,到各项存量政策叠加持续发力,政策红利效应不断释放。为外贸发动机强劲运行注入高质量“政策燃料”。刚才这位记者也提到了,海关总署前期出台了逐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16条措施,目的是形成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合力。
为出台16条措施,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我们进工厂、上车间,听企业的诉求,问企业的难处,力求政策措施能够疏通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围绕以下“三个新”发力。下面,我作简要介绍。
一是培育新业态。主要是优化跨境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模式,拓展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新业态,全力支持边民互市贸易健康规范发展,进一步拓增量,做大外贸总盘子。
二是塑造新优势。优化进口货物通关模式改革,重点保障能矿产品和农食产品的进口,进一步便利汽车等产品扩大出口,让这些在我国外贸总量中占比靠前的货物更好更快地进出,将节省的时间和成本转化为进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稳住外贸基本盘。
三是激发新活力。进一步拉长高级认证企业(AEO)便利措施清单,优先安排快速通关、优先检查等AEO专属福利。扩大主动披露政策的适合使用的范围,帮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外贸企业提能力、稳预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进行了明确部署。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牢牢把握“稳”的大局,充分激发“进”的力量。在“稳”的方面,我们加力抓好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实和跟踪问效,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适时推出更多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稳外贸措施。在“进”的方面,我们继续全面深化海关改革,充分释放发展的潜在能力,出台新一轮支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举措,推出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监管办法,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食产品检验准入三年专项行动,持续为中国外贸这艘巨轮扬帆远航输送不竭动力。
CCTV报道指出中国的出口增长至25.5万亿元,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去年增长至7万亿元,这些出口和进口上的贸易差额是否会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是否继续增加?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这一个问题,其实我在去年10月14日第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发布会上也作了一些介绍。我觉得有这样几点:第一,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具体的出口、进口规模和贸易差额是国际供需关系、产业分工、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不是什么人为的。第二,中国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处于合理区间,相对于历史高点已经明显降低,也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出口国家。第三,一些国家滥用出口管制,限制对中国的出口,我想进口甚至想进口更多,但你不让我进,你却对贸易顺差过度焦虑,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这里我再补充一点,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连续7年举办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序扩大单边开放,有序扩大市场准入,主动降低关税水平,推动进口值不断创历史新高,让更多国家、更多企业共享了中国市场机遇和发展成果,也推动了中国贸易更加平衡的发展。
针对保护主义上升,世界贸易组织在《2024年世界贸易报告》中指出,保护主义加剧将损害所有经济体的增长前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用开放的决心、务实的举措,架起沟通的桥梁,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商合作、共促发展。谢谢。
我们注意到,有观点表示,近期出口增速强于季节性,主要是受“抢出口”效应影响,请问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对于2024年全年出口表现有何评价?对今年出口形势有何展望?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您问的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去年一年的出口表现、今年的出口形势以及大家关心的所谓“抢出口”问题。
我先介绍一下去年全年出口情况。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动能和活力。具体看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产品种类全。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制造业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制造业占我国出口总值98.9%,其中装备制造业出口14.69万亿元,消费品制造业出口5.43万亿元,原材料制造业出口3.12万亿元。可以说现在大到海上“巨无霸”海洋工程装备,小到刚才展示的最后一份报关单,即出口的翻译耳机,我们是样样都能造,而且质量都过硬,能够充分满足国际市场生产、消费的需要。
其次是动能转换快。这几年从防疫物资到“宅经济”产品、再到“新三样”,国际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完整且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供链,创新、优质、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不断涌现,出口增长动能有序转换、接替发力。2024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增长18.7%,平板显示模组增长18.1%,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60.1%。
第三是市场拓展广。2024年,我国对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整体增长9.6%、对东盟增长13.4%、对巴西增长23.3%,对阿联酋增长19.2%,对沙特阿拉伯增长18.2%。同时,对欧盟和美国这些传统市场分别增长4.3%、6.1%。
关于近期的出口增速,大家都关注到,有所提速。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长9.2%,较前三季度加快了2.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既是长期向好趋势的延续,更是政策落地显效的体现。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协同发力,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对出口形成了更有力的支撑。
同时,这里也有一些企业调整出口节奏的因素。据企业反映,去年9月台风过后的船队排期顺延、今年春节假期比去年提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升级等这些因素,都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些扰动。
关于今年的出口走势,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挑战增多。正如我刚才介绍的,我国的出口有产品种类齐全、增长动能转换灵活、市场多元稳定这些特点,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我国出口将继续展现韧性和活力。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之前相关部门包括海关已经多次作过回应。无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这样的一个问题纯属伪命题。
刚才我们介绍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依托的是配套完整、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靠的是持续研发的投入和创新。我们以自身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保障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不是谁能否定的。
一些国家反复炒作,实际上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严重破坏全球产业合作和产供链稳定。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请问,一年来我国外贸新动能表现如何?谢谢。
这个问题非常好。没有新动能,哪来新发展。可以说,去年我国外贸连上两个万亿级台阶,离不开新动能的巨大推动力,这方面情况请吕大良先生作介绍。
谢谢记者的提问。202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外贸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我们的绿色贸易领跑全球。我国绿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绿色能源领域,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在绿色交通领域,我国铁道电力机车出口量连续5年保持增加;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热销海外市场,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把这些汽车首尾相连,可以从北京到罗马。
我们的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按照国际分类,数字贸易分为数字订购贸易和数字交付贸易,海关监管的主要是数字订购贸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跨境电商。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跨境电商在“卖全球”方面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在“买全球”方面的优势也在持续发挥。
还有,我们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集中、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在167个综合保税区分布在我国31个省区市,在促进制度型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综合保税区合计进出口6.7万亿元,增长4.7%。也就是说,平均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就贡献了超过1亿元的进出口。
自由贸易试验区有效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合计进出口8.45万亿元,增长10.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全年进出口2776.5亿元,增长20%。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分线管理政策以来,在“一线”横琴口岸,可以说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有效推动了“琴澳一体化”。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海关聚焦监管制度创新,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特别是去年以来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打造更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更好地服务了外贸稳增长。请问,智慧海关建设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打造智慧海关列为重点工作,对海关系统来讲,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事关中国海关的现代化,也事关海关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应有的力量。一年多来,我们把建设智慧海关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同时也作为我们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动力源,在数据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面下了大功夫,努力以智慧海关之“智”服务强国建设之“强”。
一是完善智能化基础设施。以标志性工程为依托,完善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设施,推动海关数字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例如,我们的大数据池持续扩容,目前已经汇入了各类数据达2600多亿条,为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再比如,我们的智能装备库不断丰富,智能单兵、智能查验台等40多种智能装备设施在检验检疫、旅客通关等方面扩大应用,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查缉走私等工作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是加强智能化手段应用。我们坚持边建设、边应用,更好履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比如,我们通过移动式木材AI鉴定,实现对上百种木材和昆虫的即时鉴定,智能初筛可在10分钟内完成。再如,我们创新运用溯源码技术,加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执行和精准打击“套代购”走私行为。还有,我们通过数智赋能金融助力外贸发展,据初步统计,自2023年至今,共为22万余家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化的国际结算、融资等服务。
三是加快智能化项目落地。推动成熟的项目和功能在更多通关领域、更多业务现场尽快落地见效、便企利民,实打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例如,铁矿石智能监管场景实现在线实时检测和智能研判处置,使货物通关时长大幅压缩,船舶靠港停留等费用显著降低;改革非贸税收征管模式、整合升级相关作业系统,行邮物品税款“征缴退”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旅客扫码缴税后实现秒级通关。
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智慧海关各项目的总装集成,推动海关监管业务流程以数字化、智能化方式实现优化再造,深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实战应用,打造“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新模式,努力加快中国海关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履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谢谢。
去年钢材出口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和有些国家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中方对此有何看法?
我想说的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负责任的一员。一直以来,严格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贸易往来。中国钢铁产业不断创新升级,主要是满足国内钢材需求,同时也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创新优质的产品。在去年三季度的发布会上,我也提到我们的手撕钢代表着业内先进水平。我国钢材出口,符合市场原则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一些国家对我国钢材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推高下游生产成本,不利于全球产供链稳定,也无助于解决其自身的问题和关切。海关将立足职责做好我们的工作,切实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刚才介绍了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质升量稳。请问,支撑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2025年外贸走势有何判断?谢谢。
谢谢。这是个承前启后的问题。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年外贸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不容易。主要受益于这三方面的原因:
协同发力的政策为外贸高质量发展下了“及时雨”。近年来,我国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不断作出工作部署,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在持续落实好存量政策的同时,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新一轮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迅速出台,有力推动四季度外贸实现了11.51万亿元的季度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增速较三季度提升了0.4个百分点。尤其是12月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是历史月度新高,增速提升至6.8%,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和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是外贸高水平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有完整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迭代升级的中国制造,向广大贸易伙伴提供更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商品。像我们的洗衣机,搭载上了AI“智慧洗”功能,能够自动检测衣物的重量、材质,选取最优的洗涤模式;还有智能料理机,内置多种菜单,只需放入食材,按下按钮,一首歌的时间,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就能够出锅,人人都可以成为“星级大厨”。像这样的智能家电产品,怎么会不受欢迎?智能化家电产品为传统家电产业注入了新能量,带动了我国去年家电出口增长15.4%。
我们有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去年我国进口了近30亿吨的大宗商品、超7万亿元的机电产品、近1.8万亿元的消费品,满足了多样化生产消费需求。同时,这个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跨境人员越来越多,进出也越来越便利,不仅带旺了消费,还加深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国际贸易的勃勃生机。
锐意进取的经营主体为外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刚刚一开头,大家看到,去年12月31日接近24时的最后一份报关单,是8800多万份中的一份,每一份报关单都是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心血付出的结果。正是广大外贸企业的搏风击浪、锐意创新、苦心经营,夯实了外贸的基本盘,进一步激发了外贸发展活力。
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保持增长,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水平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下一步,海关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外贸行稳致远。我们也会定期向记者朋友们通报最新的情况。谢谢。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记者若还有问题的,回头能够继续和我们保持联系。感谢王副署长和两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大家再见!